玉不琢,不成器。检测引擎的提升是一个不断沉淀与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断的积累攻击手法,举一反三,才能不断的提升检测能力和检测质量。
大企业纷纷采购部署IDS、IPS、WAF这些安全防护产品,压缩了攻击面,那就带来两个问题:1)渗透测试这个方向还有没有机会?也有渗透测试人员发的知乎热帖[1]对未来提出困惑;2)部署了IDS/IPS设备,在设备后端被防护着的系统的安全漏洞是否还要修复?
近日,游戏行业某云客户遭受到大流量DDoS攻击,宙斯盾团队跟进溯源。在对抓取的攻击样本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这是一种新的UDP反射放大攻击手法,相关情况也分享同步与业界同行。
对于大型互联网公司而言,业务众多,网络流量巨大,涉及的域名、服务器资源均属海量,在这个规模下的WAF的设计、研发、运营将会有比较多的现实挑战。
DDoS对抗不仅需要“降本”还需要“增效”,宙斯盾DDoS防护系统通过AI算法学习经验数据,形成具备自学习、自进化、自适应特性的流量模型,将‘被动应对’发展成为‘主动进化’,增强DDoS攻防能力。
对互联网开放的高危服务引发数据泄漏、赎金勒索以及恶意公关类安全事件多年来一直屡见不鲜,这些事件往往性质恶劣而且后果严重。数据和服务器安全是互联网企业的生命线,高危服务漏洞像一把锋利的匕首,随时可能撕破防御,直接威胁企业核心资产的安全
捐款成功,感谢您的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