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啄木鸟代码安全团队,依托混元大模型的超强代码理解和安全分析能力,在SQL注入威胁检测场景验证中,新增识别上百个漏洞检测策略,相比传统方法人效比提升3.8倍,在Github高star项目上斩获10+0day漏洞。
AI版“赏金猎人”登场,基于混元大模型能力打造的自动漏洞挖掘工具,7*24小时自动感知、追踪、挖橱0day。 AI猎人VS黑客的角逐战正式开始。
本文聚焦于密钥硬编码的问题,分析了传统检测策略的缺陷,并详细介绍了大模型在该场景下的优势、检测实施方案和效果。我们将继续推出更多关于大模型在研发安全、网络安全、威胁情报等领域的应用探索与总结
借助混元大模型,腾讯啄木鸟代码安全团队在代码评审(Code Review,下文简称CR)场景下的安全漏洞检出能力取得显著提升,日均发现和阻断300+个代码安全风险,极大提升了公司核心数据资产安全性。
Chromium内核的安全问题,早已悄无声息地牵动着互联网生活方方面面。基于对实战经历的复盘,本文将从Chromium架构及安全机制概况入手,剖析Chromium组件在多场景下给企业带来的安全风险并一探收敛方案。
无论是渗透测试,还是红蓝对抗,目的都是暴露风险,促进提升安全水平。企业往往在外网布置重兵把守,而内网防护相对来说千疮百孔,所以渗透高手往往通过攻击员工电脑、外网服务、职场WiFi等方式进入内网,然后发起内网渗透。而国内外红蓝对抗服务和开源攻击工具大多数以攻击Windows域为主,主要原因是域控拥有上帝能力,可以控制域内所有员工电脑,进而利用员工的合法权限获取目标权限和数据,达成渗透目的。
这些年随着黑客事件频发和日趋严格的安全监管,大中型企业对信息安全更加重视,也投入了大量预算采购安全产品招募安全团队建立起了安全防御体系,但有了设备和团队不等于有效果。实战是检验安全防护能力的唯一标准,红蓝对抗就应运而生。
捐款成功,感谢您的无私奉献